站内导航

  • 首页
  • 综合

    现场于何一是谁他是中国乒乓的“野球帝”

    2025-11-12 16:31:26


    于何一。

    北京时间11月11日,全运会乒乓球男单1/16决赛,3号种子梁靖崑1比4不敌于何一,止步32强。

    输球的梁靖崑匆匆走过,一向热闹的全运会乒乓赛场混采区几乎没有记者。

    几分钟前,媒体刚刚围在完成首秀的林诗栋身边,此刻正在新闻工作间整理素材。彼时,没人会想到梁靖崑会输给早已不在国家队序列里的于何一。甚至身处混采区的部分记者,也没注意到全运会目前为止最大的冷门,从身边擦肩而过。

    直到梁靖崑消失在混采区,于何一出现在混采区,才陆陆续续有记者赶来。几名赶来的记者面面相觑,眼神中仿佛都闪烁着同一个问题:于何一是谁?


    于何一。

    野路子?No

    百度百科上,于何一的个人信息停留在2024年——于何一斩获襄阳市“湖北交投汉江生态城杯”第八届汉江流域城市乒乓球比赛男子单打59岁以下组冠。

    这条消息暗含的信息是,如今的于何一并非国家队序列中的一员。

    “我也没有想太多,也没觉得自己能赢,就想着能把自己的水平展现出来就可以。”当媒体的镜头对准于何一,希望知道他如何赢下比赛时,他给出的回答相当质朴,“说实话,我都没有想什么复杂的,除了比平时紧张一些,想的就是怎么拼。”

    当然,于何一绝非什么野路子,而是属于国乒培养体系走出来的“正规军”。

    2000年出生的于何一6岁开始学球,2011年暑假,在郑州参加小学生乒乓球比赛的于何一被彼时南阳乒乓球队主教练金晓辉一眼相中,从此他成为南阳乒乓球队的一员。训练半年后,他便入选了河南省乒乓球二队。紧接着,他又在一年后斩获河南省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冠军。

    作为河南乒乓球的佼佼者,2016年全国优秀青少年集训,右手横板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的于何一,凭借入队交流赛第三名的成绩入选国家二队。同年,他在香港举行的国际乒联青少年巡回赛男子单打决赛中,4比0战胜队友袁励岑获得冠军。

    2018年,升入国家一队的于何一代表中国参加乒乓球世青赛,斩获男团冠军、混双亚军。彼时的同届队友,分别是徐海东、徐瑛彬和向鹏,对手则是户上隼辅、宇田幸矢、安宰贤、林昀儒等人。

    “我觉得自己在算球方面,防守和摆短技术上比较有优势。”在视频号“斯帝卡V乒乓”的一段采访里,于何一聊起了自己的特点。

    但显然,彼时混采区的媒体很少有人看过这段视频,于是在“复盘比赛、关键分如何处理、下一场展望”这类提问三板斧用完后,没人主动问起于何一过往的这段经历。


    年轻时的于何一。

    野球帝?Yes

    直到当日比赛全部结束,一位资深乒乓记者被问及对于于何一的印象时,他脱口而出一句形容:野球帝。

    “于何一在国家队也是有一手绝活的,像他这种退出国家队没多久,又在商业赛有不少历练的球员,国家队球员碰上确实不好打。”这位资深记者告诉澎湃新闻。

    全运会抽签结束,于何一的签运不算太好,单打首轮对阵三号种子梁靖崑,代表河南队出战男团,则身处拥有樊振东、王楚钦、马龙的A组。

    高强度网上冲浪的他,赛前在社交媒体提及了两句诗,分别是“人到万难须放胆,境到逆处且从容”“总有人间一两风,填我十万八千梦”。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是他勉励自己的方式,“人总要有梦想。”

    于是第三次踏上全运会赛场的于何一,实现了全运会目前为止最大的冷门。

    从河南省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冠军,到代表国家队出战乒乓球世青赛,于何一无疑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只是他的成长轨迹恰逢国际赛事最少的那几年,因此很难留给球迷太多印象。


    于何一与王楚钦曾是队友。

    至于已经进入国家队的他为何会淡出职业赛场,答案是伤病。

    2022年,于何一肩膀伤势愈发严重,最终确诊为肩峰撞击综合征。经过四个多月的治疗,打了两针封闭仍不见起色,于何一选择了退役。

    “就是骨头之间相互摩擦,只能静养,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当时无法训练,待在国家队也一直拖大家后腿,就觉得在国家队待着也不是特别合适。”于何一说。

    提交退役报告,静养了8个月时间,于何一开始征战全国大大小小的商业联赛,就此成为人们口中的“野球帝”。

    事实上,全运会赛场类似于何一的大有人在。

    代表吉林队出战的刘家良从未进过任何省市队训练,但在商业联赛摸爬滚打的他,依旧闯进了全运会男单32强;2022年退出国家队的削球手马特,将世界排名第12的向鹏淘汰出局;一场1/16决赛,全运会男单前8号种子更是出局了一半。

    这是竞技体育的魅力,也是中国乒乓的特色。